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宋莉 朱彩云)云南滇池“消失”的珍贵名鱼—滇池金线鲃,回来了。“在滇池的入湖河流盘龙江,滇池金线鲃现在大概有四五百尾。”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王晓爱向记者分享,2009年至今,15年间增殖放流滇池金线鲃苗种300余万尾,目前,通过野外种群修复,滇池金线鲃在滇池流域已经形成稳定种群,并且生长发育状况良好。

  8月24日,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参加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云南省昆明市COP15永久性展示点宝丰湿地,当地将利用滇池金线鲃等“土著”生物恢复滇池生态的“花-鱼-蚌”立体生态修复模式呈现出来。

  “这个模式系统运行之后,对滇池水质的改善有很好的积极作用。”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正高级工程师王晓爱说,利用滇池“土著”生物——以滇池金线鲃为代表的96种滇池“土著”鱼类、以海菜花为代表的“土著”水生植物和以螺蛳和背角无齿蚌为代表的底栖动物,三类物种相互依存,形成恢复滇池生态系统的“花-鱼-蚌”立体生态修复模式,共同支撑高原湿地生态系统。

  目前,该模式不只应用在滇池,也在云南多个高原湖泊中推广。

  王晓爱所在团队依托这套模式,在滇池金线鲃之后,相继开展了软鳍星光唇鱼、抚仙湖抗浪鱼、星云湖大头鲤和大理洱海大理弓鱼等其它云南“土著”鱼类的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研究。目前,已保育102种“土著”鱼类活体,突破48种“土著”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,实施9种“土著”鱼类的野外种群修复。

  “云南鱼类种质资源丰富,有594种,能真正走向产业化的却很少。”王晓爱认为,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。2017年,王晓爱团队研发出滇池金线鲃新品种,这让她们看到高原湖泊特色水产种质资源转化的产业优势,为云南省土著鱼类可持续利用打开新篇章。

  王晓爱坦言,下一步,希望能在滇池采集到滇池金线鲃的鱼卵或鱼苗。“这就证明它可以在滇池现有的水生态系统里面恢复原来的自我繁衍,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一个目标。”王晓爱说。

责任编辑:纪佳琦